查看原文
其他

直播预告:空间信息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学术论坛



小编:由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与清华大学人居环境信息实验室主办、北京帝测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城市实验室BCL协办的“空间信息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学术论坛”将于12月18日下午14:00开启,本次论坛将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腾讯会议+B站直播)、B站直播扫码报名正在进行,欢迎大家报名参加。报名后,工作人员将通过邮箱发送本次论坛直播链接。


长按识别B站报名二维码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报名参加



空间信息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学术论坛


中国上下数千年的文明历史、纵横数千公里的地域空间、数十个民族的智慧探索与融合创新,孕育了数量众多、种类丰富、分布广泛、底蕴厚重的文化遗产。这些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价值的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与精神家园,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进行精心的研究、保护、活化、利用与传承。随着“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卫星导航、多元遥感、3DGIS、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逐步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领域。空间信息技术支撑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工作,正在经历从“数字化”到“信息化”、再到“智慧化”的方向演进。
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人居环境信息实验室与北京帝测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织“空间信息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学术论坛,旨在与文化遗产保护及空间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同行交流最新探索成果,重点关注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赋能应用,涉及到的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体系、模型方法、价值阐释、虚拟修复、典型案例等方面,以便更好地探索未来文化遗产的智慧化保护与发展,助力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服务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


会议主题:文化遗产保护的空间信息技术方法

会议形式:免费线上(腾讯会议 + B站直播)

会议时间:2022年12月18日14:00-17:30



报告摘要


开场报告:空间信息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框架



告人:党安荣,清华大学教授、重点科研基地主任

党安荣主要从事城乡规划与文化遗产保护新技术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与参加完成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近年来致力于数字中国、智慧城市与智慧景区规划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出版专著与教材5部。曾获得“中国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推广先进工作者、住建部华夏科技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村镇规划设计一等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规划设计一等奖、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高校GIS十大创新人物奖、智慧城市先锋榜领军人物奖、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称号”等。


报告摘要:报告通过多维度分析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需求、空间信息技术及应用的特征,全面梳理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相关进展,阐述空间信息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框架,涉及技术集成与模型方法、遗产感知与价值认知、动态监测与状态诊断、原真保护与活化利用、文旅融合与永续传承等多个方面,旨在抛砖引玉开启本次学术论坛。


专题报告1: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平台的研发与应用




报告人:张建勋,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 院长

张建勋是文博研究馆员,长期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组织编制了河北省明长城和早期长城保护规划、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以及正定隆兴寺摩尼殿、凌霄塔等保护维修方案。组织完成了承德普陀宗乘之庙、正定城墙南门系统、隆兴寺天王殿、清西陵昌陵、喜峰口西潘家口长城、蔚县玉皇阁等保护维修工程。组织开展河北省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信息采集工作,建立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平台,编辑出版《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信息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报告摘要:“十三五”以来,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完成了986处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信息采集任务,并在此基础上研发建设了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平台。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数字化平台的研发是数字信息前沿技术和文物保护管理相结合的一次重要探索实践,在数据组织架构、存储展示、动态分析等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技术成果,将为文物保护维修、展示利用、科学研究和安全监管等工作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专题报告2:空间信息技术在云南省传统村落流域分异研究中的应用




报告人:杨宇亮,云南师范大学 副教授

杨宇亮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博士,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负责人,长期致力于多学科交融的人居环境科学研究,开展聚落地理学、村落人居环境、少数民族聚落与传统民居、文化遗产保护、GIS的应用方向等方向的研究。主持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民委基金、科技部科技惠民计划、云南省教育厅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报告摘要:云南省自然及人文环境独特,是我国传统村落的典型样本区。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发展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流域是承载着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的基本单元,深刻影响传统村落的形成与变迁。研究以云南省708个传统村落为对象,以空间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展传统村落分布的空间格局评价与流域的基本特征差异分析,探讨自然与人文环境在不同尺度塑造空间格局的机制,提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建议。


专题报告3:基于多源数据分析流域聚落的演化规律




报告人:汪芳,北京大学教授,博导

汪芳教授研究方向为城乡建成环境的地方性与适应性, 聚焦流域文明和城乡遗产,旨在推动文化遗产价值传承与城乡协同可持续发展。担任故宫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以及《Habitat International》等SSCI/SCI期刊编委,国内英文期刊《River》副主编、《Built Heritage》编委;牵头成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流域空间规划学术委员会。主持9项国家基金项目,包含自科重点、社科重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住建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

报告摘要:流域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具有多要素、长时序、多尺度的特征。聚落是流域系统的重要节点,在城镇化和流动性的背景下面临破碎化、同质化、劣质化的危机。基于城乡地方性多源数据库,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文本语义解析与要素相关分析等数字化技术,探索历史时期流域聚落的社会生态系统演化规律;总结当代流域聚落相关政策的目标维度及空间效益;提出未来流域聚落的多尺度保护与发展路径,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与流域空间规划提供借鉴。


专题报告4:基于信息技术的青藏高原20万年前手脚印考古研究




报告人:章典,广州大学教授,博导

章典教授是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获得者,长期从事地貌及自然环境研究和教学,先后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西印度群岛大学和香港大学任教和研究,主持科研项目30余项,在SCI和SSCI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包括世界顶级科学刊物《科学》(Science)和《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被香港政府授予“杰出学者”(Prestigious Fellow) 称号。2021年,章典教授团队关于青藏高原上发现的古人类手脚印的最新研究成果,被《Archaeology》杂志评为2021年度世界十大考古发现第2名、2021年度中国地理科学十大研究进展。

报告摘要:古人类何时占领高原是考古学和古环境演变中关注的焦点问题。广州大学章典研究团队新发现由古人5个手印和5个脚印組成的图案,称之为“岩面艺术”。运用解剖学测量、3D 模型模拟分析、同位素测年和手脚印形态分析揭示,手脚印图案的形成是在距今约20万年前,由古人类有意在软泥压制而成。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已知古人类留下最古老的艺术形式。这些具有艺术创作萌芽的岩面艺术显示,这一古老人种具有形象思维能力,它的出現给古人类的生活注入了超越生存基本需要的意义。


专题报告5:古墓葬出土破碎陶器的智能化虚拟拼接研究




报告人:侯妙乐,北京建筑大学教授,博导

侯妙乐教授任建筑遗产精细重构与健康监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长期从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相关研究工作,自主研发了文化遗产虚拟修复系统,成果应用于60余项国内外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4部,获发明专利及软著授权20项。以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得2016年和2018年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第21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入选北京市首批“青年北京学者”、“高创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和“科技新星”。


报告摘要:古墓葬出土的陶器是考古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器物,但发掘出土的陶器大多是破碎的,缺少了必要的形态和完整尺寸数据,不能直接进行相关研究。本报告以古墓葬出土的具有薄壁、轴对称特性的陶罐、陶壶类文物碎片为研究对象,在深化认知、本体模型构建、标型器模板库建立、批量数字化的基础上,提出一套融合专家智能和测绘智能的混合智能陶器碎片拼接方法,为考古人员提供了一套具有考古知识的数字化修复工具。


专题报告6:信息技术在西湖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中的实践与探索




报告人:苏元元,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综合指挥保障中心主任

苏元元主任是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历史系文博专业毕业,自大学毕业后分别在杭州市园林文物监察支队、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管理处、岳庙管理处工作,长期从事西湖风景名胜区、遗产地保护管理工作。2019年起,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信息中心主任,开始探索信息化在西湖综合保护中的应用。现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综合指挥保障中心书记和主任。

报告摘要:杭州西湖文化景观,2011年6月24日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1处世界遗产。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严格按照《世界遗产公约》、《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法律法规,创新理念,探索方法,逐步形成了适合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监测管理的“西湖模式”。报告从十余年的遗产保护管理实践出发,旨在探讨从单一的遗产监测系统建设到综合的一网统管平台打造,信息化技术在“全方位建设监测体系 、高质量管好世界遗产”中的一些探路性成果。


专题报告7:建筑遗产的数字化阐释与行为感知——鼓浪屿研究进展




报告人:李渊,厦门大学教授,博导

李渊教授任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建筑系副主任,厦门市建筑遗产智能技术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空间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清华大学)厦门工作站负责人。担任中国建筑学会环境行为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科会大数据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学术委员会委员和行为地理学术委员会委员、厦门市地理学会秘书长、高校GIS创新人物。主要从事建筑遗产数字化和空间行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报告摘要:世界遗产地鼓浪屿的突出普遍价值,在于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形成的历史国际社区。在数字中国和元宇宙背景下,如何数字化解析其建筑遗产的跨文化性,如何数字化生成其拓扑形态,如果在三维虚拟环境中开展人本视角的行为感知实验,是鼓浪屿遗产价值感知与计算的核心关键问题。报告基于已经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容框架和已经开展的探索研究,分享上述三个方面的初步结果和最新进展。


专题报告8: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探索与实践




报告人:李春明,北京帝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程师

李春明先生是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部部门经理,多年从事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工作,一直秉承着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参与负责众多工程项目,包括八达岭长城数字档案示范工程、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整体保护与应用、贺兰山岩画三维数字化保护与应用、布达拉宫古建筑群精细化测绘、承德避暑山庄石质文物监测与虚拟复原等,参与设计数字化采集辅助平台设施等专利,参与负责的部分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生产力促进奖等。

报告摘要:文化遗产是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对人类社会文明变迁、价值阐释、文化传播、经济效益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有不可再生、不可永生的特点,尤其本身所面临的多方面自然灾害、人为破环等问题,数字化保护可有效留存文物现状信息。报告结合曼德拉山岩画和贺兰山岩画等遗产数字化保护案例,表述在数字经济的背景下对其应用进行研究探索,实现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活化利用与永续传承。


专题报告9:主动感知技术及其在人居环境地方性研究中的应用探索




报告人:龙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研究员,博导

龙瀛教授任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是北京城市实验室(Beijing City Lab)创建人与执行主任,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教育部虚拟教研室主任,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以城市空间作为实验室,研究方向是城市科学(城乡规划技术科学),研究兴趣是城市空间测度、机理认知与效能提升。曾获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中国城市规划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

报告摘要:研究人居环境的地方性/在地性(locality),需要高精度空间数据支持。现有空间数据仍存在覆盖度不高、更新缓慢、获取成本高昂等问题,为此研发了面向低成本、大范围、近实时的主动感知数据采集技术,支持建成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高精度数据采集,核心思路是将各种传感器(视觉、噪音、空气质量等)安装在相应的移动载体(无人机、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等)和固定载体(5G基站、灯杆、树木、墙壁等)上,并结合路线规划算法和空间选址模型制定空间数据采集策略,主动感知技术可提高人居环境数据采集的覆盖范围、实效性并降低获取成本。


主办:清华大学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清华大学人居环境信息实验室

协办:北京帝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城市实验室BCL

主持:党安荣  教授,重点科研基地主任

组织:周文生 副教授,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

障:龙瀛 副教授,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报名参会~

更多内容,请点击微信下方菜单即可查询。

请搜索微信号“Beijingcitylab”关注。

Email:BeijingCityLab@gmail.com

Emaillist: BCL@freelist.org

新浪微博:北京城市实验室BCL

微信号:beijingcitylab

网址: http://www.beijingcitylab.com

责任编辑:张业成、孟庆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